标识

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信息摘要:
2021年全国报告人间布病新发病例44877例,同比增长9.47%,全国牛群的布病阳性检出率为34.13%,羊群的感染检出率高达51.18%。布病防控的形式已十分严峻。


羊(250K)   



前言: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被列为国家二类传染病。家畜患布病后不但会对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并会传播给人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正规的防控措施,对阻止布病漫延,保护群众健康及畜牧业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科润达生物将介绍一种助力布病早期筛查的德国IBL进口试剂盒——布鲁氏菌抗体检测试剂盒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感染引起,该病原本集中于北方和西北牧区近年在山东、吉林等推展半农半牧模式省份,其流行趋势日益增加。当前,家畜布病已经出现多种布鲁氏杆菌同时出现、跨种间感染的现象。2021年全国报告人间布病新发病例44877例,同比增长9.47%,全国牛群的布病阳性检出率为34.13%,羊群的感染检出率高达51.18%。布病防控的形式已十分严峻。


感染布鲁氏的牛和羊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养猪与养鹿较发达的地区,猪与鹿也会成为主要传染源。病畜会将布病传播给人类,但人与人之间传染极为罕见。人患布鲁氏菌病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严重者将丧失劳动能力


布病如何早发现早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易感人群见于饲养者、兽医、屠宰牲畜、畜肉加工者和皮毛加工及收购人员。易感人群与家畜或畜产品或布鲁氏杆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后,如出现持续数日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等类似感冒症状者应及时就医。结合来诊人员的职业史、动物接触史与临床表现,并且对疑似患者进行血清学筛查是布病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方法。

 

细菌学诊断是诊断布病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且敏感性不强。血清学检测技术是现有的诊断布鲁氏菌病最广泛的方法,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其它血清学检测方法还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一般与酶联免疫联合应用以互相验证检测结果。

 

科润达生物向广大用户推荐德国IBL诊断公司出品的布鲁氏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布鲁氏菌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这两款进口试剂盒,在以往用户对布病科研的工作中得到良好的品质反馈。


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人患布鲁氏菌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期波浪发热高低热反复、多汗、全身乏力和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还可能出现多形态的皮疹,以及腹胀、食欲减退等。确诊布病后,应由专业的医生籍由丰富临床经验按具体病情辩证施治。布病在急性期治疗时,西医抗菌治疗效果更好,常用药有利福平,以及四环素,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布病转慢性后只能通过合理的对症治疗,以维持机体状态和生活质量。无论采用何种疗法,病人自身病情、治疗时机及患者依从性等多种因素均会对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时反馈病程情况,将有利于布病的早日痊愈。


布氏杆菌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布鲁氏菌家畜的流产物是布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乳汁、分泌物、肉类、皮毛、排泄物及被污染的土壤、饲料等均可能带布氏杆并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受污染的水源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此外,布鲁氏菌畜乳腺中繁殖形成乳腺炎并使乳汁带菌,可使食用者感染此外,布鲁氏菌在病畜的肉和内脏中存活期为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天,每年都有因喝牛奶、涮羊肉、吃肉串得布病的病例,因此,肉类及奶制品加工至全熟后再食用,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

结语:

目前,我国已有安全可靠的疫苗和规范化的布病检疫手段,并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基层防疫检疫,但仍需要全社会防微杜渐的落实。科润达生物建议读者在秋季采买肉类时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畜肉和奶制品,不要吃未煮熟煮透的肉类,从你我做起,为全社会的布病防控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家畜布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探究-王飞-畜牧业环境2022年9月健康养殖卷




热品推荐